一、醬香型
醬香型白酒近幾年混得是風(fēng)生水起,雖然大部分人都喝不慣醬酒,卻絲毫撼動不了它“中國白酒之首”的地位。
醬香型白酒風(fēng)味類似于醬油,擁有濃郁持久的香氣,酒體表現(xiàn)為醬香突出,幽雅細(xì)致,酒體醇厚,回味悠長,清澈透明,色澤微黃,適合長期存放,存放時間越久越好喝。
主要的釀酒原料為水和高粱,尤其是貴州當(dāng)?shù)氐呐锤吡蛔詈谩au酒從生產(chǎn)到出廠至少需要3~5年的時間。
二、濃香型
濃香白酒占據(jù)了整個白酒市場70%以上,是大眾喜歡的白酒香型,川派濃香,風(fēng)格為陳香濃郁,窖香和糧香突出,綿甜甘冽,豐滿醇厚。
其次是江淮派濃香,風(fēng)格是淡雅的己酸乙酯香氣,偏綿甜柔和,但窖香、陳香、糧香上不如川酒。兩者對比,川濃更像是張揚(yáng)熱血的青年,江淮濃香更像是沉穩(wěn)內(nèi)斂的中年人。
還有一個是北派濃香,主要是區(qū)域性消費,北方人比較喜歡。它的風(fēng)格介于川濃和江淮派濃香之間,窖香幽雅、綿甜爽凈。
放眼全國市場來說,川濃得到了廣泛酒友的認(rèn)可,在全國都受到好評,江淮派濃香次之,北派濃香局限于北方市場。
三、清香型
清香型白酒主要的香氣成分是乙酸乙酯和大量的乳酸乙酯。
清香型白酒主要分為三大流派,一是以汾酒為首的大曲清香,用高粱、大麥、豌豆純糧釀造,用固態(tài)地缸分離發(fā)酵,酒質(zhì)最優(yōu),帶著淡淡的甘蔗香甜,入口綿、落口甜、香氣清正、余味干凈。
二是以紅星二鍋頭為代表的麩曲清香,原料是能喝出麩皮的味道,香氣比大曲清香差,口感帶有刺激性,二鍋頭主要在北京一帶很受歡迎,已成為京圈文化的一部分。
三是以江小白為首的小曲清香型白酒,以高粱為主要原料,帶著糧香味,入口甜凈,但層次感差,有一些寡淡。
從口感和市場認(rèn)可度來說,汾酒>二鍋頭>江小白,從釀造成本來說,汾酒>江小白>二鍋頭,江小白的釀酒工藝還有待提升。
四、米香型
米香型又稱“蜜香型”,是大米為原料生產(chǎn)的小曲白酒,風(fēng)格是蜜香清雅,入口柔順,落口回甘,回味較短。
與其它辣口的白酒相比,米香型口感偏甜,因出酒率高,釀酒成本低,價格偏低,但卻是實實在在用大米釀制的純糧酒,在市場上還是有很多酒友喜歡。
五、鳳香型
鳳香型是曾經(jīng)的四大香型之一,如今已逐漸沒落。它的風(fēng)格特點是清而不淡,濃而不艷,入口醇厚,帶著烈性,落口干凈爽口,集清香和濃香于一體。
說實話,西鳳酒的落寞非常可惜,曾經(jīng)的西鳳酒是真的拿得出手,有幸喝過的老一輩人都很懷念老西鳳酒的味道。
六、兼香型
人們習(xí)慣把具有兩種以上主體香型,同時擁有自己獨特生產(chǎn)工藝的白酒稱為兼香型白酒,其中安徽的口子窖和四川的小郎酒是其典型代表。
小郎酒是“一樹三花”的郎酒集團(tuán),利用自身醬香原酒和濃香資源勾調(diào)出來的,具有濃頭醬尾的特點,不過口感略顯寡淡,沒有口子窖層次豐富。
七、董香型
董香型是國內(nèi)唯一使用130多種純天然草本植物“制曲”參與釀造而又沒有稱為藥酒的香型,俗稱“藥香型”,具有優(yōu)雅舒適的百草香以及許多對身體有益的微量元素,其釀酒配方被稱為“國密”。
但是如今的董酒已沒有了以前的味道,一些珍貴的中藥材禁止使用,讓董酒的味道大不如前。加上董酒藥材成本很高,價格不便宜,一直走的都是中高端路線,并且董酒的藥香味很濃鮮少人嘗試,導(dǎo)致董酒也逐漸走向沒落。
八、老白干香型
老白干香型于2004年正式列入中國白酒第十一大香型,以衡水老白干為代表,其風(fēng)格特點為香氣清雅,口感綿柔,醇厚濃郁,綿甜甘冽。衡水老白干的雜醇油含量很低,好喝不上頭,在河北當(dāng)?shù)睾苁軞g迎。
九、馥郁香型
以酒鬼酒為代表的馥郁香型集醬、濃、清三大香型于一身,香味馥郁,酒體凈爽,口感醇和,豐滿圓潤,具有前濃、中清、后醬的特點,喜歡喝酒鬼酒的朋友也不少。
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記載“酒乃百藥之長”,適量飲酒有益健康,身心舒暢。白酒不單單是飲品,內(nèi)含的中國白酒文化已傳承千年,愿我們的白酒文化也能早日走出國門,影響全球。 |